柬埔寨蓋醫院-寶島行善團
愛台灣 2010/04/06這是TVBS一步一腳印,發現新台灣節目,在2010.4.4 首播,報導寶島義工團到柬埔寨蓋醫院的過程。
在2009年曾經參加過寶島行善團的一次在烏來的出團,參考如下:
因為有了第一次的參與,覺得義工團的人,都是用行動來代替言語,就是每個禮拜,一間一間房子的修,一間一間房子的蓋。
沒有辦法每次都參與,可是又想要作些什麼,因此在今年的過年,立下了今年的目標,用我的專長來協助寶島行善團,免費幫它們在網路蓋個新家,目前新家已經落成了,就差搬進去。
舊家:http://www.formosa-charity.org.tw/0new_header.htm
新家:http://www.lohastw.com/formosa (驗收中)
希望能夠透過網路,讓更多人瞭解與認識寶島行善團,進而加入週週出團的行列。
以下為TVBS的影片與聯合報的報導:
<<柬埔寨蓋醫院上集>>
<<柬埔寨蓋醫院下集>>
【聯合報╱記者梁玉芳/柬埔寨報導】
2010.04.04
寶島義工團遠赴柬埔寨為醫療中心蓋房子,志工們拚命趕進度,忙到太陽下山,還捨不得停工。
記者潘俊宏/攝影
在飛往柬埔寨的班機上,這群人看來和一般觀光客很不同:背包上掛著白色的工程安全帽、睡袋,行李箱裡或許還有用慣的電鑽、頭燈及工作靴。這是寶島義工團志工出團的標準配備。
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成形的「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」,利用周末假日「揪團」上工,十年來在台灣各個角落為弱勢者蓋了兩百五十二棟房子,「大約兩個周末就蓋出一棟」,創團理事長、牙醫師陳世芳說。
志工們熱出濕疹與汗疹,還有人手臂因蚊蟲叮咬而發炎,留下奉獻的印記。
記者潘俊宏/攝影
中暑與曬傷 此行的印記
今年四月,寶島義工團第一次跨出國境,來到柬埔寨偏鄉,為飽經內戰、貧窮的人民,蓋所醫療中心。「蓋棟房子,是一家人安住;蓋所醫院,可以讓更多人得到幫助。」陳世芳說。在柬埔寨國道四號中心的醫療中心,距首都金邊一百廿公里,在五月營運後將有四省、五千人可受惠。
四月正逢乾季的柬埔寨,風沙滿天,熱帶叢林近四十度的酷熱和炙陽,是義工團的第一道考驗,中暑、曬傷是每位成員的共同印記。
入睡的營地 有軍人巡邏
「這是義工團出團最艱苦的一次。」經營企業的老闆尤瑞豐說,夜裡的帳篷,「晚上兩點還熱到睡不著。」大夥兒拿出老人茶具,在香蕉、樹薯樹環繞的工地旁,欣賞最沒有光害的星空。在這裡,人身安全也變得敏感,夜裡有荷槍實彈的軍人在營地巡邏保護。
「晚上從樹上收了衣服,一摸,哇,才知道上面全爬滿大螞蟻。」義工團理事長吳金振笑著說。夜裡收工吃飯,碩大金龜子老是眼茫撞到人身上,這種經驗是台灣不會有的啦。
以常理看,這群人有點傻氣:請假、自費做苦工,連一天一百元的飯錢還得自己掏腰包。「我一傻,就傻了五年。」參加義工團五年的「阿湯哥」湯文和半邊臉頰曬得焦了,同伴在晚風裡為他刮痧治中暑。
老婆不放行 冷戰一星期
「為了來這一趟,老婆一個禮拜不跟我講話,她太擔心。」阿湯哥說,花一萬五搭飛機來蓋房子兩星期,「一年的特休都報銷了」;從來沒出過國,第一次就讓他永生難忘。
在叢林裡,一切回歸原始。沒水沒電、「什麼都沒有」是第二道考驗。台商出借發電機、再由廿三公里外接來山泉水,山上野象若不破壞水管,「就保證有水」水電志工江明生說。樹林裡鐵皮圍成星光浴場,還頑皮地留著幾株小樹,等待成熟的綠蕉成了浴室最佳裝飾。
鷹架工劉金易把志工服剪成無袖,腰上繫著蚊香籠,手機成音樂播放器。
記者潘俊宏/攝影
窮國缺技術 房子總蓋歪
義工團成員在一月先行勘察之後,決定由台灣拉來一貨櫃建材、工具支援。跨海而來的大片玻璃如此珍貴,義工團默契十足地用強力吸盤挪移,上肩、由鷹架上的弟兄接手,幾聲吆喝,卅分鐘神速裝好亮晃晃的全玻璃外觀。原本義工團想裝全自動大門,但偏村太陽能板有限,電動門也只是夢想。村裡的狗兒在工地穿梭,從沒見過玻璃,一頭撞上,慌張地跑開。
負責醫療中心的「CDEP(柬埔寨住宅及教育計畫)」美籍成員彼得說,原本兩年前就開始興建的醫療中心,卻因為當地工人技術欠佳,「連水平都難抓得準,房子有些歪」,加上柬埔寨長達半年以上的雨季,一直無法峻工;直到寶島義工團出現。
志工太拚命 斷電逼收工
當地村長潘森透過彼得翻譯致謝,這裡醫療資源實在太缺乏了,光是他的村莊,因生產失血喪命的產婦和嬰兒,平均每月五到十人。「如果沒有義工團,醫療中心可能還要再等兩年,」彼得說,在雨季,牛車就是救護車,香蕉樹剝下圓弧樹皮就成固定傷肢的支架,一切因陋就簡。
天色漸暗,蟲鳴逐漸聒噪,台灣志工還在鷹架梯上補土,刷牆,要做到最後一道陽光消失。六點半,轟隆的發電機準時嘎然而止。義工團總管王聰仁說,要防止大家太搏命,只得使出「斷電」絕招,逼大家停工,配著月光吃飯。
活著不奉獻 只是存在著
就讀大二的尤法懿和弟弟跟著爸爸尤瑞豐請假來蓋房子,「假單是老爸幫我簽的。」型男老爸尤瑞豐說,這是一輩子少有的機會,「懂得分享,懂得付出,看看別的國家,這些是課堂上學不到的。」
人活著如果沒有奉獻,那就只是「存在著」。陳世芳說,寶島義工團以十年的志工經驗輸出海外,早已見證付出的價值。
文章來源:
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S3/5516170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