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味台灣新茶道-鐵觀音
愛台灣 2010/05/20我來介紹一下鐵觀音:
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一種,茶人又稱紅心觀音、紅樣觀音。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。天性嬌弱,抗逆性較差,産量較低,有“好喝不好栽”之說。“紅芽歪尾桃”是純種鐵觀音的特徵之一,是製作烏龍茶的特優品種。1996年,500克”觀音王”在廣州拍賣會上賣到16萬-18萬元人民幣。
鐵觀音茶的名字由來,剛開始聽到的確讓人百思不解。
鐵觀音茶的由來,據說:
清乾隆元年,堯陽人士王士讓在書房的荒園旁,看見有株茶樹異於其他茶種,之後採製成茶;
喝起來味道香濃味甘,轉獻給乾隆皇帝飲用,獲皇帝的佳賞。因製成的茶葉顏色深似鐵、味厚甘醇,又因茶種發現於南山觀音巖下,因名鐵觀音茶。
而鐵觀音製茶工藝複雜,製工精緻,十餘道工序。屬輕萎凋的茶葉,發酵程度約 15-30 ﹪(半發酵),製程需特別反復進行焙揉,以形成特別的喉韻。很少茶類像鐵觀音需要這樣長時間的加熱烘焙處裡,也因為這樣繁複瑣碎的加工流程,才使它與其他茶種特別不一樣。
也因為鐵觀音製作嚴謹,技藝精巧。爲閩南烏龍茶中之極品。鐵觀音茶的葉色暗綠,葉面光潔,葉質柔軟肥厚,且葉片邊緣略呈鐵紅色。由於鐵觀音是半發酵茶,在茶葉邊緣初步發酵後即通過殺青停止發酵,因此葉面深綠,邊緣鐵紅,人稱綠葉紅鑲邊。
鐵觀音又分爲:春茶、夏茶、暑茶和秋茶。春茶最香,秋茶次之(香氣高銳,一般采于白露前),暑茶再次之,夏茶較差(葉薄香低而味澀)。
該茶特點是:條條肥壯,身骨重實,清洌涵香,滋味濃郁,人口微苦,回味甘醇。葉片邊緣呈朱紅色,中間呈墨綠色,有‘清蒂、綠腹、紅鑲邊、三節色”之說,稱爲“綠葉紅鑲邊,七泡有餘香”。
品質好的鐵觀有條,葉面上有一層“沙綠”,即葉面起一層薄薄的白霜。因鐵觀音茶焙制方法與武夷岩茶有所不同,其萎凋程度減輕,“做青”延長,發酵程度也相應減輕,能保持較多的茶多酚和香味。爲使條索緊結,“殺青”後要用白布包裹茶葉。一邊揉撚,一邊收縮茶包,幾烘幾揉再烘乾後用低溫慢烤,使葉內咖啡鹼昇華、凝聚於葉面,而形成“白霜”。此爲優質鐵觀音的標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