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一級古蹟紅毛城象徵著淡水及台灣的歷史軌跡,藉由紅毛城,我們可以看到台灣從17世紀以來的歷史過程,也能從這一個城堡中,發現淡水重要的點點滴滴。
從17世紀起,在大航海的這個時代,各國為了要鞏固中國與日本的貿易,在各地發展據點,台灣就是其中之一。那時,荷蘭人占領了南部,而北部由西班牙人所占領,因淡水港優越的地理位置故將西班牙人在1628年建立了紅毛城的原型—聖多明哥城(Santo Domingo),因當時西班牙人對當地原住民的壓榨,使得原住民群起反抗,並燒毀了此城。而後雖做了修復,但在荷蘭人北上的狀況下,加上菲律賓的狀況使得西班牙人不得不從台灣撤軍,而由荷蘭人接手。
在1644年,荷蘭人從台南運來石灰、石材及磚頭,將原本由木造的聖多明哥城,改建為安東尼堡。因荷蘭人特徵為紅髮,故當地人將其稱為紅毛番,紅毛城這個名字就由此而來。
1662年鄭成功擊退了荷蘭人,使得荷蘭人從台灣撤軍,因鄭氏將發展的重心放在南部且紅毛城也淪為流放犯人的地方,故在明鄭時期,紅毛城幾近荒廢。直到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,開放五口通商,爾後又因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,為英法兩國開放了雞籠、淡水、安平、打狗四個港口,其中在淡水經營貿易的,就是英國人,英國將紅毛城做為英國的領事館,也在1867年與中國簽訂「紅毛城永久租約」。
二次大戰時,台灣被日本人所統治,而英國的領事館也被迫封閉,直到日本投降後,英人才重新復館,但在1972年, 因為中英斷交的緣故,英國撤館,並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。後來澳國再與中華民國斷交,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,中美斷交後再移交「美國在台協會」代管。直到1980年, 經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,在6月30日交回中華民國,再次整修後於1984年開放供民眾參觀。
紅毛城代表著淡水歷史的軌跡,也見證了淡水多元文化融合,在此刻的我們抱持著懷古思情,對於這個地方,不再只是一個觀光景點,而是我們共同走過的痕跡。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